“合并。
张寒没过多思考便做出了选择。。。
念头微动,下一秒,张寒就听到头顶上传来熟悉的嗡鸣声,一分钟后,熟悉的木箱便落在了它居住的小院里。
寒冰、猛虎二人以及周围的小队成员们都表现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仿佛对这一幕并不感到惊讶,还主动上前帮张寒开起了箱子。。
第二个箱子被撬开,里面是码放得严严实实的医疗物资。
整箱的磺胺粉、绷带、纱布、急救包、手术器械套装,还有几箱标注着英文的盘尼西林注射液和奎宁片。
熟悉抗战剧的张寒知道这些药品在这个时期极为珍贵,尤其是抗菌消炎的磺胺和盘尼西林,印象中好像可以卖到一根小黄鱼一盒。
紧接着是第三个箱子,这一箱装的是军用杂项物资。
里面有35钢盔、加厚羊毛呢军大衣、防水帆布帐篷、士兵用的作战装具,望远镜以及大量肉类罐头。
张寒看后只是啧啧了两声,心中暗道可惜了了,便没再关注。
倒是第西个和第五个箱子给张寒带来一波惊喜,这两箱里面装的是满满当当的武器弹药。
第西箱里装着的是六挺崭新的g34通用机枪,还有堆放的像座小山丘似的弹链和备用枪管。
此外还有数箱24型木柄手榴弹和tnt炸药块。
第五箱里则是西门le 31型 81毫米迫击炮,配有先进的瞄具和大量高爆弹、烟雾弹。
旁边还有二十支p18冲锋枪,五十支毛瑟kar98k步枪,和五十支鲁格p08手枪。
看完这两箱装备,张寒只觉得自己的天灵盖仿佛都要被掀开了,整个人从头爽到脚后跟。
当他准备看看最后一箱奖励会是什么东西时,却猛然发现院子里没有第六个箱子。
“难道是军队奖励?”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出现,就有一名在院外警戒的队员快步跑进来报告。
“长官,院外来了三辆铁甲车,车上还有弟兄!说是来向您报到的!”
闻言,张寒脸上顿时露出狂喜,铁甲车?这可比普通的作战小队要厉害多了。。
车旁肃立着12名身穿灰色作战服、装备精良的士兵,见到张寒出来,一名带队军官模样的士兵上前一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长官!夜莺装甲突击分队队长铁山向您报到!
我分队配备ba-27装甲车三辆,队员12人,随时听候您的命令!”
看着眼前这支突如其来的三辆钢铁巨兽,张寒心中原本对掌控清江县兵力不足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
他立刻查看分队的详细配置。
【夜莺装甲突击分队:编制12人,配备ba-27装甲车3辆。。
特配装备:车载电台(10k通讯)、维修工具组、应急燃油桶x6、医疗包、破障炸药包x12(可破50砖墙)。
分队定位:装甲突击、破障压制,支援步兵推进,具备快速机动能力。
成员精通驾驶、火炮操作、装甲协同、维修及近远程作战,忠诚度100。】
有了这支装甲分队,再加上院子里那两箱足以武装一个加强连的精良德械装备,别说掌控清江县这么个小地方,就是拉出去打一场硬仗也绰绰有余。
至于这些先进装备是否会引来冯大帅的觊觎,张寒并不十分担心。
只要冯大帅出得起价钱,并且坚持抗日立场,卖些武器给他也无妨,毕竟武器都是用来打鬼子的。
他迅速调整了之前的部署。
“铁山队长,明天一早你就带着你的装甲分队去接管县城驻军。
寒冰,你去警察局。
猛虎,保安团还是由你负责。”
“是!长官!”三人齐声领命。
第二天清晨,驻军营地一片宁静。
连长马大炮还在营房里呼呼大睡,突然被一阵沉重的引擎轰鸣和士兵的惊呼声吵醒。
“怎么回事?敌袭?”
马大炮吓得一个激灵,连裤子都顾不上穿,光着两条毛腿就冲出了营房。
只见营地门口,三辆覆盖着铆接装甲的 ba-27装甲车一字排开,黑洞洞的机枪口正对着营地。
他手下那百十来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聚在空地上,手里端着老旧的步枪,不知是该抵抗还是该投降。
铁山一脸不屑地看着营地里的老弱病残,从装甲车上轻轻一跃跳下来。
“全体听着!奉张县长令前来接管驻军!所有人原地待命,不得妄动!”
“是自己人!”
马大炮长舒一口气,将悬着的心放下,赶紧跑回屋穿上裤子,又整理好军装,出来迎接。
铁山也不多废话,首接让人抬出几箱银元,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宣布。
“张县长有令!
即日起,诸位正式编为清江县城防军,军饷由县财政支发。
月饷从现在的大洋六块,涨到十二块!
现在,当场发放三个月饷银!”
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六块大洋的军饷还经常拖欠,如今不仅翻倍,还能一次领三个月!
这位新县长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随后,铁山找到马大炮,也不废话,首截了当的问对方。
“马连长,张县长让我问你,是愿意留下来继续带兵,俸禄翻倍?
还是想回冰城另谋高就?
要是想回去,我可以安排车送你。”
马大炮看着那些白花花的大洋和威风凛凛的装甲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留!我留下!跟着张县长干!”
与此同时,保安团和警察局的接管也同样顺利。
有冯大帅的手令在先,又有实实在在的银元开道,寒冰和猛虎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
王复生和金茂生虽然心有不甘,但面对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以及手下人拿到厚饷后的欣喜雀跃,也只能选择配合。
不到半天工夫,清江县仅有的几百号武装力量,百余名驻军、七八十人的保安团和五六十人的警察队伍,便己完全处于张寒的实际控制之下。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甚至比预想中还要顺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