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四合院:我的空间有灵食 > 第207章

第207章

205

何雨隆笑着拍拍徒弟肩膀:三个月不见,小伟又窜个儿了。

“嘿嘿……”

“小宝呢?”

“师傅,师娘,我在这儿。”

小宝赶紧跑到门口。这是承启和承玉的外公,你们俩也叫外公吧。”

“外公好,我叫小宝。”

“外公,我是宁伟。”

“好,好。”

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孩子。

他知道何雨隆收了六个徒弟,眼前的小宝是大师兄,宁伟是最小的徒弟,其余四个都下乡去了。别在门口站着了,进屋说话吧。

阿达,咱们到家了,先进屋。”

“雨隆,这么大的院子都是你的?”

“是啊,阿达,这院子还不错吧?”

“岂止是不错!”

虽然之前听何雨隆和阿诗玛提过,但亲眼看到这样一座精巧的四合院,老爷子还是被震撼到了。

那些做工考究的家具,博物架上摆放的精美古玩,让他眼花缭乱。

他早知道小女婿有本事,可现在看来,何雨隆的本事比他想象得还要大。

他在小山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多少世面,但并不糊涂。

这几年他也去过几次春城,知道城里是什么情况。

加上阿诗玛的身份特殊,何雨隆能住在这独门独院的宅子里,还能护她周全,自然不简单。

不过老爷子懒得想那么多,只要儿女们过得好,他就心满意足了。小九,我去买点菜。”

放下行李,安排阿诗玛陪老爷子,何雨隆推着自行车出门。

出门三个多月,家里空荡荡的。

小宝和宁伟虽然每天来练功,但都是回家吃饭的。

找个没人的地方,他从秘境空间取出食材,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提着东西回家。师傅,我和小伟帮你打下手。”

小宝和宁伟钻进厨房帮忙。小宝,小伟,最近练功没偷懒吧?”

“师傅放心,学习和练功我都认真着呢!上学期我还考了双百,老师都夸我了。”

“真的?”

“不信你去问我们老师!”

“行啊,小宝,想要什么奖励?”

“师傅,我什么都不要。”

师傅对他这么好,他实在不好意思再拿师傅的奖赏。

要不是当初师傅出手相助,他们家早被刘光福、刘光天和闫解成那帮人抄了个底朝天。好小子,真给师傅长脸!期末考了头名,不过可别得意忘形。

师傅,我记着了。

何雨柱转头看向宁伟:小伟,你呢?大师兄拿了双百,你考的如何?

呃师傅宁伟干笑着岔开话题,我先去生火

少打马虎眼,是不是考砸了?平时偷懒了吧?

我真没偷懒,就是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已经尽力了。

多少分?

语文八十三,数学八十二,比小宝师兄差远了。宁伟挠着头。

虽然年纪比小宝大两岁,但这成绩确实比不上师弟的双百。

他也想考满分,可就是做不到。八十多分很不错了。何雨柱安慰道。

看宁伟垂头丧气的样子,准是被小宝 到了。师傅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迟早也要考双百!

这才像话!何雨柱满意地拍拍他肩膀。对了师傅,您和师娘去滇南这段时间,小五他们写了好多信来。

还有李奎勇从 寄的信,我都收在客厅柜子里了。

信里说什么了?

我们没拆,不知道具体内容。

何雨柱一家外出的三个月里,韩春明等人的来信都由宁伟收在柜中,从未擅自拆阅。

另一边,承玉正兴奋地向外公展示:外公看,这是爸爸给我做的灵猴雕像!

真精致。老人参观完整座院子,又被两个孩子领着看了他们的房间,还陪他们玩了会儿玩具。承启!承玉!

承智哥哥!

果然是你们回来了!

何承智在隔壁院子玩耍,听见大伯家传来声响,似乎是承启和承玉的声音,他赶紧跑了过去。承智。

大伯娘好。

你父母和老太太呢?

妈妈和太奶奶在做饭,爸爸还没到家。

承智哥哥,这位是我外公。

外公好。

何承智向老人问好,先前还在纳闷这个陌生老人是谁,原来是承启兄妹的外公。

阿诗玛介绍道:阿达,这是雨隆堂弟家的孩子何承智,就住在隔壁院子。

你好啊小朋友。老人笑着对何承智点头。承智哥哥,你看这是小绿。

真漂亮的鸟儿。

它会学人说话呢。

小绿,快叫承智哥哥。

咯咯承智哥哥。

天呐,真的会说话!

承智哥哥,小蓝也会说话哦。承玉朝屋檐下的小蓝招手。

小蓝扑棱着翅膀飞到承玉肩头。承玉,这只也会说话?

小蓝,跟承智哥哥问好。

你好你好

太神奇了,鸟儿怎么会说话呢?

何承智看着两只鹦鹉,小小的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鸟儿能说人话。这是鹦鹉,专门会模仿人说话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爸爸从外公家带回来的,赤尔表哥也有一只,不过飞走了。

三姨父养了两只,都关在笼子里

承启和承玉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在滇南的趣事。

听着他们精彩的经历,何承智满心羡慕。

可惜他的外公家不在乡下,既没有家禽牲畜,也没有会说话的鹦鹉。承智。

大伯!

吃饭了吗?

还没呢,妈妈正在做。

正好这边饭好了,就在这儿吃吧。

阿达,小九,承启,承玉,开饭了。

外公,我们去吃饭。两个孩子拉着老人走向餐厅。阿达,喝一杯?

那就小酌一杯。

您有口福了,这可是难得的好酒。

何雨隆为老人斟满酒杯。

上次去滇南带的虎骨药酒,而这灵泉湖白酒和黄酒,老人还未曾品尝过。痛快!雨隆这酒叫什么名堂?”

“灵泉湖产的,酒铺里都能买到,你在帝都这几天我管饱。”

“天天都能喝上这种好酒?”

“家里囤了不少,尽管喝。

不过美酒虽好,贪杯伤身,咱们点到为止。”

宅子里堆满了灵泉湖白酒和黄酒的酒坛。

秘境空间里原料充足,随时可以重新酿制(李记秘方)。

这又不是虎骨、虎鞭那些药酒,主要用秘境产的粮食和灵泉湖水酿造,要多少有多少。阿达,您多吃菜。”

阿诗玛给老人布菜。雨隆,小九,这排场是不是太大了?”

满桌的荤菜让人眼花缭乱。

在老家乡下,吃顿肉都是稀罕事,农闲时打点野味就算开荤了。

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见到这么丰盛的宴席。阿达,咱家平日就这么吃。

您知道我是练家子,小宝小伟也是大胃王,这桌菜保证光盘。”

习武之人消耗大,没肉可撑不住。

这还算节省的,韩春明他们去三秦插队前,饭菜分量更夸张。

不过他做饭向来按需分配,绝不浪费。师父,师娘我们先撤了。”

“回吧。”

晚饭后不久,小宝和宁伟各自回家。

阿诗玛收拾出东厢房空着的右间,给老爷子当卧室。大哥,嫂子,真是你们回来了!”

“秋叶快进屋。”

“我来抓承智这小子。”

“妈,我在这儿呢!”

何承智从东厢房窜出来。回家吃饭。”

“在大伯家吃过了。”

“那玩去吧。

嫂子,我吃完饭来找你。”

“好。”

冉秋叶做晚饭时发现儿子不在院里,猜到准是跑来这边。

虽然何雨隆一家去滇南未归,但小宝他们天天来练功,院里孩子也爱在这儿玩。

没想到过来一看,何雨隆夫妇已经回来了。

晚饭后,冉秋叶扶着聋老太太来找阿诗玛闲聊。

何雨隆在正厅陪老爷子品茶,顺手从柜顶取下一叠信件。这么多?

何雨隆数了数,竟有二十封信。

其中一封来自藏域的李奎勇。

韩春明寄了两封。

李援朝也寄了两封。

张海洋同样寄了两封。

袁军和郑桐合寄了一封。

剩下的十一封,全是钟跃民一人所寄,前后间隔都不长。跃民这小子,怎么给我写这么多信?

每月一封信还算正常,可钟跃民这接二连三的信件让何雨隆心生疑惑。

莫非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他暂且放下李奎勇的信,先拆开韩春明的第一封信。

信中详述了三秦大地的见闻。

第二封信提到李援朝、张海洋和袁军都已参军。

韩春明还写道,钟跃民因父亲的问题无法入伍,并透露钟跃民刚到三秦不久就与名叫秦岭的姑娘相恋。

最后嘱咐何雨隆多看望前门楼子的关老爷子。李援朝他们都当兵去了?

跃民这多情种,这么快又有新欢,晓情那丫头知道吗?

何雨隆接着拆阅李援朝等人的信件,内容与韩春明所述基本一致——三人都是从插队地直接入伍,当初同去三秦的只剩韩春明、苏萌、钟跃民和郑桐等人。

随后他花了半小时读完钟跃民的十一封信。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方的迷茫与彷徨。

钟跃民羡慕战友们能参军报国,却因父亲的政治审查问题无法如愿。这小子啊。何雨隆对父亲说道,阿达您先坐,我去书房回信。

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